自5月12日起,星巴克將推行全新的員工著裝規范,要求咖啡師統一穿著純黑色襯衫,搭配卡其色、黑色或藍色牛仔下裝,并明確襯衫可為短袖或長袖、有領或無領款式。這一調整看似細微,卻迅速在員工群體與品牌管理層之間掀起波瀾。星巴克承諾為每位員工免費提供兩件T恤,并強調新規旨在讓標志性綠色圍裙更加突出,強化顧客對品牌的熟悉感,但這一舉措已引發星巴克員工聯合組織(Starbucks Workers United)的強烈不滿,暴露出企業在追求品牌一致性時與員工實際利益之間的深層矛盾。
星巴克綠色圍裙自1987年首次亮相以來,早已超出普通工作服的范疇,成為品牌文化的重要符號。其經典設計承載著消費者對第三空間的情感記憶,更在無形中塑造了星巴克專業、親切的品牌形象。公司此次更新著裝規范,核心目標在于通過統一的服裝搭配,使綠色圍裙的視覺沖擊力更大化,從而在全球范圍內提升咖啡館體驗的一致性。這一策略與快時尚品牌通過標志性配色強化品牌認知的邏輯類似,例如蒂芙尼藍或愛馬仕橙的廣泛應用。然而,與零售行業不同,星巴克員工的日常工作涉及頻繁肢體動作與高溫環境,服裝的實用性與舒適度直接影響工作效率與體驗。
新規的爭議焦點集中于經濟負擔與工時保障問題。盡管星巴克承諾免費提供兩件T恤,但員工需自行購置符合要求的下裝,這對薪資水平較低且工時不穩定的咖啡師而言,可能構成隱性壓力。以美國市場為例,星巴克全職員工平均時薪約為15美元,而兼職員工時薪更低,且無法保證每周固定工時。對于依賴小時工資維持生計的員工來說,額外購置卡其色或藍色牛仔褲的支出可能加劇經濟壓力。更關鍵的是,星巴克未明確是否允許員工穿著舊款制服過渡,也未說明新規實施后舊制服的回收機制。
員工聯合組織的批評直指企業決策的單向性。該組織指出,星巴克在推行新規前未充分征求基層員工意見,忽視了服裝調整對工作者的實際影響。例如,黑色襯衫在夏季易吸熱,可能加劇咖啡師在高溫操作環境中的不適感;而牛仔下裝的耐磨性雖強,但透氣性不足可能影響長時間站立工作的舒適度。此外,新規對“牛仔下裝”的寬泛定義(包括牛仔褲、牛仔裙等)可能引發執行層面的混亂,例如不同門店對牛仔裙長度的要求差異,可能導致員工因著裝不合規而遭受處罰。